牛皮癣用中医
站在诊室,我最常被患者问的一句话就是:中医到底能不能让牛皮癣消下去。说句贴心话,这个病像“牛皮”一样黏人,但它发作的开关藏在咱们的体质里,中医把握的就是这个开关。很多病友纠结于外用药有没有用,其实外抹只能止痒去屑,真正要让皮肤少出“地图斑”,还得先调内里的热、湿、瘀。就好比锅烧糊了,光擦锅底无济于事,灶膛里火得先降。
常用的法子分三步:第一步清热凉血,常用生地、丹皮、赤芍等,把血里头那团“火”先往下压;第二步祛风润燥,加点荆芥、防风、当归,让皮肤别再干到开裂;第三步活血化瘀,久病入络,桃仁、红花轻轻推动血流,斑片慢慢淡。煎汤、做成颗粒都行,口感苦点,可加点陈皮和胃,不会影响效果。
为什么同样的药,对你就见效快
说到底,方子只是一个框架,关键还得看体质。有人面赤便干,舌头红得跟草莓一样,这种血热明显,方子清热比例就大;也有人怕冷、腹凉,舌淡白,那得把温阳药搁进去,否则越用凉药越痒。我们把舌、脉、皮疹、作息都记下来,前面两周调得勤,后面稳定了每两周再复查。规律饮食和早点睡比任何药膏都管用,你那晚睡一集剧追到天亮,第二天的皮疹就给你颜色看。
说到外治,别小看那一罐紫草油。自己熬得浓,纱布蘸湿后湿敷十分钟,鳞屑纸一样掉下来,红斑边缘也平复。再走罐督脉,从大椎一路到长强,两分钟走一趟,微微出痧即可。督阳一通,后背发紧的感觉会轻不少,夜里瘙痒也少。有人担心走罐痛,其实掌握好力度只是“痒痛”,出痧第二天就能消。
忌口这事儿,不能一概而论
“辣椒一口都不能碰?”倒也不至于。血热重的人,麻辣烫、涮羊肉自然要少;若你体质偏寒,适当姜汤反而暖胃又止痒。有两个信号最直观:吃完后两个小时内,皮疹明显红、痒、突,那就停;没变化就适度吃。海鲜里的带鱼、黄花鱼容易生风动血,能免就免,虾蟹偶尔尝鲜,量控制好也可接受。
运动同样重要。快走、八段锦、五禽戏都行,微微出汗,气血活了,角质代谢也跟着顺。别选激烈跑步,大汗伤阴会反让皮屑变厚。夜跑更要不得,阳不入阴,瘙痒到凌晨两点都不消停。
再说情绪。门诊见过不少女生一熬夜备考或是家庭矛盾大爆发,背部瞬间起“地图云”。肝郁化火,皮疹说长就长。每天给自己十分钟深呼吸,或是写两百字牢骚日记,把火泄掉,药膏都能省一半。
换季的时候,方子为啥得调
春升夏长,秋风冬藏,皮肤也一样。春天风气最胜,容易新发红斑,处方里多点疏风药;夏天气血旺,清热凉血可稍重;秋燥明显,润燥生津补上;冬天若血瘀明显,活血通络就要加重。我们会提前提醒老患者,每季前两周复查,把方子换个小版本,皮疹就不会“报复性”爆发。有人偷懒不换,结果大冬天也得半夜洗头抓痒,得不偿失。
长期管理靠心法:不追求一夜清零,只求稳中有退。如果皮疹消到仅剩淡褐印,其实已进入平台期,这时把煎药改为隔日一剂,逐渐过渡到颗粒或丸剂巩固。很多人问药要吃多久,把脉一看,脉象柔和、舌淡红,那是突破口,可以慢慢减量。停药后仍建议每月回访一次,像给庄稼松土,防止杂草再长。
有人问,网上说的偏方绿豆水、大蒜汁能不能试?绿豆确实能清热解毒,可过量伤胃;大蒜辛温太过,会把皮破损面“腌”得更疼。真想试,先在线上把舌苔拍给我,咱们帮你把把关。不要一股脑往脸上抹,留色沉就来不及后悔。
最后嘱咐一句,这个病不怕慢,就怕乱。别今天跑广州买西药,明天又听东北的偏方,最后身体成“试验田”。坚持找一位信得过的中医师,层层递进调体质。就像和面,水多添面、面多添水,耐心揉到筋道,那团“牛皮”自然会被揉开。
- 上一篇:治牛皮癣好的办法
- 下一篇:去如何治顽固性牛皮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