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疗牛皮癣
很多来看诊的朋友第一句话就是“医生,这皮屑掉得满屋都是,痒得睡不着,抹了激素就好一停又疯长,怎么办?”别急,咱们先把思路捋清:牛皮癣在西医叫银屑病,中医称作“白疕”,根子在血分有热、肌肤失养,所以光抹外用药就像只擦地板不关火,热不撤,地板永远干不了。
望闻问切的第一步,我会先看舌头,舌尖红、苔薄黄的多半偏“血热”;舌质暗、有瘀点的常常是“血瘀”;舌淡苔少还干裂的往往是“血燥”。摸脉再合参,就能把体质分清楚,这一步错了,后面用药全歪。血热型的朋友,我习惯用清热凉血汤打底,生地、丹皮、紫草一起把热从血里带走;血瘀型就加丹参、赤芍、莪术,把瘀化开,皮肤才有新气血上来;血燥型得换养血润肤的思路,当归、白芍、何首乌滋阴生血,再配合麦冬、沙参把津液补进皮肤。这三条主线搭好,再随证加减。
内治与外治同走,疗效才稳
只喝汤药不够,外用能让药物直达病所。我常用苦参洗方:苦参、地肤子、白鲜皮、黄柏各30克,煎两升水,晾到40℃左右泡洗20分钟,洗完不用冲,让药停留在皮肤上;再配合青黛散调凡士林涂厚点,第二天起床就明显感到没那么燥。激素膏别直接停,太猛会出现反跳,可以边用中药减边递减激素,一般两周就能把激素量压到最低,皮肤也不闹腾。
有患者问,抹药太麻烦,有没有更省事的方法?那就试试本院自配的“紫草油膏”,紫草、当归、麻油低温熬,保留有效成分,早晚薄涂,相当于给皮肤穿一件保湿盔甲;但它只是辅助,汤药仍是主力。
饮食作息记三句话
1. 辣酒海鲜是燃料,口渴就喝温开水,越怕痒越得管嘴。2. 熬夜等于用火烤肾阴,每天23点前睡比任何药都养皮肤。3. 情绪激动时肝火旺,肝藏血,一烧就把血分热煽起来了,深呼吸或快走十分钟,火就降。
可以把这三句话贴在冰箱门上,每次打开冰箱拿零食前瞄一眼,坚持21天,身体会有记忆。
除此之外,很多复发都和一次“感冒”有关,嗓子疼、扁桃体红,一烧就把旧病灶点燃。我会让患者在感冒初期就泡点金银花、板蓝根代茶饮,把炎症苗头压下去,就能少一次复发。
稳定期的关键点在“固表”
当鳞屑基本退完,红晕变淡,很多人会大意停药,结果两个月后又长出“地图”。此时不是治愈,而是进入潜伏。中医讲究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我常用玉屏风散打底:黄芪30克、白术15克、防风10克,再配少量蝉蜕、蒺藜疏风止痒。连续吃一个半月,像给皮肤戴上隐形口罩,让人少感冒、少复发。
还有一点常被忽略:损伤同形反应。皮肤一旦划伤、晒伤,可能三天后就长成新皮损。所以打球戴护膝、剪指甲留一点边、勤擦防晒霜,都是医生嘴里嘱咐最多的碎碎念。
有位小伙子,头顶斑片状皮损,痒得天天抓破出血。他按上面方案两周后,痒感降到能睡整觉,一个月头皮屑减少七成,又坚持治体质,三个月后剪头发时才惊喜地发现头皮基本是正常色。用他的话说:“终于不再下雪了。”这背后其实是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智慧:把容易复发的体质扭转掉。
最后提醒一句,药量加减、洗方比例都要结合舌苔脉象灵活调整,别照搬网上方子。想知道自己属于哪一型、汤药怎么微调、药浴温度多久合适,都可以随时点右下角的小头像“在线咨询”,我会根据近期舌照和症状给出个人化建议,少走弯路。